close
志工的日子裡看盡了人間冷暖, 尤其是在慢性病房.
插鼻胃管就是一例, 病人大張著嘴, 雙手盡力抗拒著, ......
我會問醫生, 為什麼不想辦法減少他(她)們的痛苦, 譬如麻醉.
醫生總是這麼回答我: "沒人這麼做, 沒必要的."
我再問藥劑師或護士, 有的說: "沒什麼啦, 一下就好了."
有的也說: "不需要", 或者反問我: "怎麼麻醉?"
他們的答案我都不滿意, 對怎麼麻醉我更是驚訝, 因為您才是醫護人員啊,
因此我會解釋: "去耳鼻喉科檢查鼻咽時, 不是也會先噴些麻藥嗎?"
或者我會這麼說: "照胃鏡時不也會仰著頭, 口含麻藥, 讓喉部麻醉嗎?"
醫護人員對我的問題總是搖頭,
其實我搖得更大, 醫者父母心, 減少病人的痛苦不是您們該做的嗎?
或許不用麻醉有它的道理, 但理由絕不是"沒人這麼做".
於是我會找機會問: "您家中應該沒有需要插鼻胃管的親人, 對嗎?"
或許碰巧, 我得到的答案多半是肯定的, 我沒在暗示什麼, 只是陳述事實.
當您知道在美國做大腸鏡時是用口服瀉藥的方式來清除腸道中的便便,
而我們還停留在用"通樂"往屁眼裡灌時, 您應該知道我在說啥了.
台灣"沒人這麼做"不代表真的沒人這麼做,
咱禮敬醫護人員的辛勞和壓力, 然而,
視病如親, 疼惜病人, 我們是否真的做到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