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奇摩網拍上賣玉(璞玉居)快兩年了, 70多件的和闐玉器剩下不到5件, 萬分感謝玉友的支持.


有些人會問: "你手邊還有其它未上拍的和闐玉嗎?", 答案是: "還有兩塊, 都是仔料", 今天把它們的相片找了出來, 上圖者為清代工, 下圖者應是明代之物(有次生礦物), 當年的買價均不到一萬元, 質色形工還算中上, 留下的原因是它們背後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我另外藏有兩塊紅山文化的岫岩/南陽玉珮, 小巧可愛, 造形奇特, 表面充滿了增生礦物和蝕斑/晶斑/沁色, 是20多年前朋友在海上和中共的漁夫們交換所得, 因為不是和闐玉, 而年代難斷, 所以暫不打算上拍了. 或許哪天有空拍張相片, 再請方家不吝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


註: 次生礦物為玉石埋入土中多年後, 在表面所形成的它種結晶, 如雲母/石英...等, 其生長方向和表面平行. 增生礦物則為玉石久入土中後在表面形成的凸起, 成分散狀, 常是不規則的橢圓, 性質和原來的玉石相同, 用力摳也摳不掉, 人工作偽的酸蝕則導致向下窪的坑洞, 兩者是不同的. (石頭埋入土中多年後體積會長大, 也是表面多了許多增生礦物之故). 晶班則是老玉的蝕孔中長出了和表面垂直或斜向的結晶. 這些現象都不易作偽, 尤其容易出現在質地較鬆軟的地方玉上, 可以當作古玉鑑別的特徵.  


附記: 上述兩玉件因玉友喜愛, 最後還是割捨了, 嫁妝是下圖的一塊和闐古玉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