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學問窄一點",朋友解釋: 通才教育是理想,是虛幻,是針對功成名就之閒人逸士所說,因為平常人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也沒那麼多興緻去將每種東西都學會,事實上也沒那種必要.


        他說: 以令人尊崇之行業-醫生為例,不論在學或就業,分科之細微眾所周知,而見報率很高的律師/法官亦有民事刑事不同之專精,再說收入頗豐的台機電也絕不會要國文系的去當研發人員,頂尖行業如是云何要求高中或大學生得樣樣精通呢?專業科目之外只要不太離譜就好了,譬如讀財經的總不會將范仲淹當成房屋仲介的吧,英文系的也絕不該連微積分是啥都沒聽過吧.


        朋友接著說: 如今大學生能將本科系的所有學問都弄懂就很不錯了,惶論輔系,通才應當給予正確定義,否則即淪為口頭禪,甚至會誤導學生捨本逐末.朋友更提到"識"與"才"不同,前者為一概念,後者為一實學,所以目前許多大學都命名"通識"而不命名"通才"教育中心,這不正反應了何者可行,何者不可行?而教育部迫切應做者則為立即將各科系的優缺點,日後的工作環境,和將來在職場上可能面臨的狀況詳細(非目前之粗略)編纂成冊,發放至各國高中(非高中而已),並派人解說(最好做成卡通),好讓年輕學子們先行瞭解,如此即便不能成為通識,也可適才適所.


        殊不知在講求科技整合的現代,聽聽"專業"人士的建議不也是必要的嗎?領導人物只需知人善任,將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賞罰分明,一切自會走上軌道,勿須凡事躬親,事事通曉,余聞之雖覺老調重彈,然亦有所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浩哥 的頭像
    浩哥

    璞玉居~浩哥的部落格

    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