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愛馬, 珍藏多年, 昨日被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牽回家了.


它由大塊的和闐籽料雕琢而成, 造形極美, 刀刀有力, 尺吋為19cm* 10c m* 13c m, 2011公克,



質地溫潤堅實, Q得像軟糖,卻厚重堅實, 表面受紅化沁/黃香沁/紫茄沁/些微釘金沁, 沁色深入玉脈,多處蝕孔, 局部質變(白化), 微有擦傷痕, 次生礦物極為明顯, 為一開門到代之老件.


此馬真好馬也,光是玉質就棒呆了, 相信我, 要再找這麼水的古玉器很難了, 它是由一大塊籽料雕琢而成,比例正確,無頭大身小之病, 作工秀麗雅緻, 刀工老練蒼勁(一般較肥美而線條柔順), 有戰馬之氣魄,含漢唐之韻味; 按保守原則, 自斷為清代物,或者為乾隆工亦有可能.


白馬回首,客人點頭, 象徵了生意興隆, 熟客新客一來再來, 自然財源滾滾堆金砌銀.


將此馬牽走前, 那位玉友要我另外再幫幫眼看看其它玉器, 在諸多他喜愛的玉器中我發覺了一件由正宗和闐料所琢製者, 但其實不是籽料, 理由很簡單因為該玉器之鏤空雕的裡側和陰刻法的凹陷中竟出現了和周圍外側處一樣的"皮"色, 濃淡也相同, 這就是所謂的不合邏輯, 玉皮一般不會太厚, 都挖進玉肉一兩公分了, 怎還會留下濃淡相同的皮色呢? 再者, 玉皮也不會像流水般的成為好幾條絲狀線分佈於玉器的表層, 這都是礦物入沁的傑作, 極不可能是玉皮 (當然啦, 帶皮與否不等於仔料), 玉本色也千萬別當成了皮或沁. 


將帶沁的和闐山料或山流水料當作仔料是很高明的手法(尤其是大件者), 因為質地本身是對的, 並非地方玉, 故極容易迷惑買家, 所以買家要有分析能力和邏輯性才能自求多福啊. 比起仔料來, 山料/山流水料的質地顯得稀湯寡水, 毫不渾厚縝密, 因此通透度常較佳. 儘管不同等級的和闐玉都有可能泛出玻璃光, 但油潤度相差很多, 故千萬不可以玻璃光來判定為仔料, 是皮是沁也得善加區分. 話說回來, 仔料頂多大如拳頭的觀念是錯的, 七八公斤以上的仔料我就見到許多塊, 還挺油潤呢(參見台北和玉堂).


此馬的新主人還問道: "有包漿的和闐玉是否都是古玉?" 果然, 包漿又被神化了, 首先, 不是只有和闐玉才會有包漿, 地方玉(如岫岩玉)也會形成厚厚的包漿的, 包漿更非古玉的專利, 許多新玉表面也會泛出水淋淋的一層融融寶光, 它的形成並非僅靠盤玩而已.


用蘿蔔絲來辨認和闐玉也是一種不完全的方法, 和闐玉的纖維成交織編排狀(非塊狀或粒狀), 但會因白化和老化而分別轉為不透明和雲團狀的玉花; 此外, 俄料也同出於崑崙山, 化學組成相同(好的俄料不便宜), 是以不應單憑蘿蔔絲的存在來論斷, 且蘿蔔絲宜少不宜多. 我曾拿另一玉馬給台北某大玉商鑑定玉種, 老闆親自鑑定, 先左右端詳, 再掂了掂份量, 又打透光看足了兩三分鐘, 仍然面露困惑, 最後只好拿出剪刀, 試起了硬度, 咱說到這裡, 鑑定玉種的方法還有啥機密嗎?


最後, 我提醒該買家, 選好玉一定要先著重於其油潤度和縝密度, 而硬不入(美工)刀更是和闐玉必須通過的第一個關卡! 當然, 沉手的感覺也不能或缺. 要記住貴的東西不一定好, 千萬別因標價極高而失去了理智. 商代(含)以後和闐玉興起, 故商代之後的玉器一定要在質料上仔細推敲, 小件如是, 大件亦如是, 切勿光在斷代上下功夫.

當以上諸多和闐玉的特徵都滿足後, 看倌們, 若您還在懷疑自己手邊的收藏是否為和闐玉, 還在因旁人的一兩句話而納悶, 那你就是庸人自擾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