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陪母親至中醫館看病, 中醫師見我勤學好問, 便告知了以下的訊息:
"羊肉補心, 雞肉補肝, 牛肉補脾胃, 馬肉補肺, 豬肉補腎 (國外研究指出: 豬並不笨, 很聰明).
西洋人喜食牛肉, 中國人偏好豬肉, 是以前者脾胃健壯, 後者則相對聰明智巧; 居高山者因常食羊肉, 故心火旺而不畏寒; 又中風患者不宜服用雞肉, 蓋肝風內動, 恐引發病造, 也不宜食甜食, 尤其是添加人工甘味者, 因單糖易於體內衍生過多的脊髓液或淋巴液, 導致頭腦昏沉甚至激發中風, 太甜之水果亦當避之."
前述五畜之外, 狗的作用呢? 我查了一下本草綱目:「狗類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長喙善獵;吠犬,短喙善守;食犬,體肥供饌。凡本草所用,皆食犬也。」又列出舉凡「安五臟、輕身、益氣、補脾、暖腰膝、宜腎、壯氣力、補五勞七傷、補血脈」。呵呵, 狗肉大補啊, 為諸肉所不能及也.
今馬肉難得, 狗則寧願棄養而不殺, 然而既說慈悲, 何忍獨視牛羊豬雞為當食可食之物? 故若真慈悲, 絕當心口如一, 相信宗教之本意亦是如此. 感謝中醫師的叮嚀, 也願眾生真能均愛六畜.
另外, 中醫師也告訴我: "血液執掌養份之供應, 故洗腎者皮膚黑惡, 而手腳之冷熱則取決於淋巴或脊髓液, 針灸中的灸就是利用煙燻加熱的作用, 增強淋巴的循環, 以強化新陳代謝, 改善手足冰冷的現象. 針與灸均能激盪氣脈的流通, 使人耳聰目明, 頭腦壯壯."
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記1: 脈理分浮/中/沉/伏四類, 浮脈多因血氣澎湃, 體內燥熱, 或風寒入侵以致虛火潛藏, 觸之則感其跳動; 中脈表象正常, 輕壓手腕即得, 乃寒燥適中, 血氣平和; 沉脈觸而不顯, 需多用力探壓方得其脈, 多因體內陰寒, 當飲薑湯或溫熱去寒之物; 伏脈則為病弱氣衰血枯之徵, 用力探之亦難得脈搏, 宜當即刻問醫求診, 善安養之, 勿再勞心耗神. 一手之脈又可因離手掌近遠而強度不同, 故再區分為上中下三脈, 分別代表頭頸/胸肩雙手/腹部雙腳, 故長期臥床不用腳力者, 下焦必多伏脈. 另者, 脈象亦可隨季節而變, 春浮秋沉, 或者不用太過擔心, 此中醫把脈之概要也, 雖不為醫亦當知之.
附記2: 五味為酸甜苦辣鹹, 分別入肝(木)胃(土)心(火)肺(金)腎(水), 舌頭以不同部位分辨之, 眼則內藏五行, 通根五臟; 故當按個人健康狀況服用當食之物, 切勿過偏而五行失衡, 寒燥不分.
附記3: 人有喜怒哀樂, 喜則傷心, 怒則傷肝, 哀則傷魂, 樂則傷魄; 此外, 憂可傷脾(土), 憂懼而土縮, 故胃口不佳; 土為火之子, 子弱母累, 是以心痛. 同理可知怒樂過甚皆不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