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器之美令人驚嘆, 其中內在的神韻和外在的紋飾常是關鍵所在, 它們往往反應了歷朝各代之風俗文化和生活背景, 成為鑑別玉器時不可或缺的線索.


        今拜讀完蔡淙霖之"古玉鑑賞"後, 發心將書中各時代之玉雕特色摘錄整理如下, 同時參照"民間玉"/"鑑別古玉"(李英豪),"釋玉"/"玉器鑑定全集"(李更夫)"中國玉器全集"以求完全,如此一為強化己身之記憶, 二為方便日後對古玉器之斷代和比較, 同時減少對高倍放大鏡的依賴.


        以顏色論之, 商周流行青玉, 戰漢重視白玉, 宋代喜歡黃玉, 明清時又以白玉為重, 迄今不衰. 品相琢工則以漢///清四個朝代為最優


        以玉種分之, 新石器時代的玉材主要是有豔麗色彩者, 比如岫岩玉的青黃或黃白品種(即蛇紋石), 較後期則用(地方)青玉, 陽起石和透閃石, 較差者則為煤玉, 墨玉和粗玉. 商晚期時因武丁的拓展疆域, 四方納貢(或商業交流), 和闐玉(角閃石)漸成主流.  


        以神韻言之, 高古抽象, 商周文雅, 漢代豪邁遒勁, 六朝巧麗造作, 隋唐傳神雄渾, 宋工秀雅纖柔, 元明粗中有細, 清代規矩方正, 精細而欠豪放.


        若論仕女, 則各朝所好亦有不同唐代丰腴, 宋代清瘦, 漢代貞靜, 明代婉約; 其所著服飾之特徵為: 唐代低領高腰, 宋代(纏足)裳裙一體, 明代花冠裙襖, 大袖圓領, 秦漢上衣下裙, 腰束以帶.


        紋飾中, 皿紋/雲紋/鳳紋出現於商晚期; 勒子/玉牌/蟬紋/饕餮紋/乳丁紋/六禮器周代已有; 帶鉤在春秋時由胡人之襟扣改為腰帶扣環, 晉以後遂不流行. 虺紋/蟠螭紋/穀紋起自戰國, 翁仲始於秦, 司南珮和辟邪見於漢. 此外,商代已有觿, 戰國之觿//劍飾(,...)均極精美.


        以下將各朝歷代之玉器特色更細分之:


        紅山文化: 玉質以蛇紋石(岫岩玉)和閃玉(透閃石或陽起石)為主, 造形古樸抽象, 粗獷簡潔, 聊聊數刀, 磨工細膩, 光亮平整, 紋飾較少, 器表多光素, 僅細加研磨成凹槽. 很少用線雕邊緣多磨薄, 刻線為單道, 只勾而無撤(即單陰線而非一面坡).以壓地隱起(部份邊緣已打磨而模糊)為主要特色, 整體截面幾乎全部呈橢圓形, 鑽孔多在背面. 最早之龍型玉件(C型龍)於此時出現. 新石器時代之鑽孔常為象鼻穿(不直不圓呈蜂腰形)或馬蹄眼(孔口一邊大一邊小), 有些小孔應帶有螺旋紋.


        良渚文化: 細緻繁縟,玉質多見閃玉(硬度5.0~6.0, 較和闐玉軟), 紋飾統一, 以神人獸面紋為主. 琢玉手法有圓雕, 半圓雕, 減地(淺浮), 透雕和細如髮絲之緊密陰線刻(不到1公分的地紋內刻有5~6條細線, 短曲而不太齊整, 陰刻直線則長,深且粗), 拋光講究, 光潤亮麗, 有立體感, (同心圓)雕工細微規整處令人乍舌. 除鳥魚龜蟬等圓雕外, 很少表現動物之軀幹和四肢, 通常也僅留下人物的眼睛和鼻子.多數的玉表皆為灰灰白白(石灰沁), 除了少部份玉璧外, 即使是片狀物, 中央也會微微隆起, 邊緣有坡或較薄. 玉琮的節數大多為偶數, 若同時具有神人和獸面, 則(由上而下), 第一節必為小圓眼神人紋, 有額頭, 第二節才是蛋形眼眶神獸紋, 無額頭, 神人可能有眼角但無瞳仁, 神獸之雙環圓眼則用微弧的橋形帶連接起來,空白處多用回紋和結繩紋(數道陰線橫豎交錯)填補,線條成斷續狀. 冠形器下端有榫, 榫上會鑽有2~5個等距離之小孔.


        夏代: 無文字, 流傳之玉件又極少, 故有三代不斷夏之說. 但基本上, 其器物呈現了大/長/薄的特徵, 紋飾多在器物兩端, 出齒, 對稱, 平衡.


        商代: 以晚期之婦好墓出土文物著稱, 部份為和闐閃玉, 多為陰紋, 雙勾陰線為代表, 注重直線, 極少彎道, 有時其中一線有勾有撤(即小斜刀法), 狀如折鐵, 剛健有力, 強直古拙. 粗陰線之轉彎處外側常帶有粗毛刺, 細陰線則多屬畫痕. 鑽孔外端已有倒角修飾(即孔端較圓滑或呈小錐度).工藝嫻熟精美(鳳紋:大眼有冠長圓頭), 琢工細膩, 鳥獸之形象生動逼真, 外形和輪廓均十分準確. 流行小巧精緻可以佩帶之飾物, 分別用陰刻/平雕/圓雕等技法琢成. 臣字眼(雙陰線/瞳孔突出)盛行, 紋飾勾回較大, 留空較(戰國時代者)多, 略顯奇異而誇張. 器表殘留之切割痕/凹槽琢痕/擦磨痕不再顯而易見, 素璧亦逐漸消失.


        周代: 進入鐵器時代, 鑽孔以單向圓孔和單向錐度孔為主, 孔端多有倒角修飾. 紋飾簡單莊重而嚴謹, 佈局簡約, 琢工趨於精細, 力求生動活潑, 有層次感和立體感. 刀法單斜刀法和勾撤法為主, 尤以單斜刀法為主要特色, 勾撤之坡度有時頗大(大斜刀法), 多弧線, 流暢而欠剛勁, 中期後雙勾線消失不見. 玉身不再那麼扁平化, 在直溝外側也會有整排的細陰線.  D型和蝶形玉牌出現, 琢有六禮器(天子圭中必), 玉蟬之外型肖真, 魚鳥大多為丁頭嘴. 出現人獸合體雕, 人物多採蹲踞狀, 有橄欖形雙環眼和長而塌的鼻樑. 玉璽始於周代, 於秦/戰時即已普遍使用(如蘇秦佩六國相印), 惟尺吋較小(2~ 3公分 ).


        春秋: 斜琢較闊的CS型溝, 內深外淺層次較多, 細緻華美. 早期善用雙勾碾法, 圖像以龍鳳虎為主, 紋飾疏朗, 中期不再挶限於平面的紋飾, 衍變為隱起和淺浮雕, 晚期崇尚敦厚圓潤之立體浮雕, 所配紋飾細密而繁多, 而雙勾線已轉為單陰線.


        戰國: 青玉較多, 富變化且精雕細鏤, 做工講究, 強調雙面對稱雕, 多數滿雕而不留空. 紋飾以穀紋和乳丁紋為主, 繁複精美, 多為龍鳳題材. 大斜刀刻痕剛健有力, 亦有減地穀紋, 顆粒飽滿尾端遒勁灑脫. 玉璧之內欄外斜, 外欄內斜, 開始分區, 少數兩側出廓. 戰以前無麒麟之名. 春秋末戰國初開始有扭絲紋, 陰刻線不再僅是平行的了. 玉龍之頭似獸無角, 身如蛇無鱗, 上下唇似斧鉞, 上唇常比下唇長, 均為薄片狀(薄於1公分), 穿孔和邊緣大都垂直, 紋飾多為穀紋或勾雲紋, 末端內勾弧度圓, 收尾尖 (S龍腹部前挺, 中有鑽孔, 取橫位佩帶) . 玉器之邊緣多加有陰紋線或陽紋線, 故有扎手之感, 有時局部加以髮絲細線. 表面可以琢磨出玻璃光澤, 也常利用陰刻細線雕網格作地子, 以增強明暗的對比性(閃爍效果). 整體而論, 工藝奇巧古樸而華麗.


        秦國: 流傳者極少, 似以陰刻為主始有翁仲.


        漢代: 轉為不對稱雕, 改片雕為立體化雕刻, 並多以圓弧面替代平面, 以強化視覺效果, 造形刀工渾厚蒼勁, 精奇豪邁而霸氣, 動感十足; 大件者較粗略, 小件者精優, 游絲刀法精妙絕倫. 玉璧開始有向上出廓者; S龍消失, 創新作品有剛卯/司南佩/臥豬. 佛教分海陸傳入中國, 開始以佛為題材. 漢之辟邪有翼/雙角/連鬚; 螭頭成四方, 腿有三, 尾端成(兩個)粗綯紋, 不論螭虎或螭鳳之輪廓均轉折有力, 表情兇悍無比; 熊雕則伏首貼耳, 敦厚溫馴可愛而不張牙舞爪. 舞人多, 起手甩袖, 袖長垂腰, 漢之後消失. 蔡倫造紙, 公印不再挶限於竹簡上的狹小平面, 體積漸增.


        六朝: 承襲漢代, 雄奇偉健, 但韻味漸失, 法較為粗礪不整, 轉折亦不十分順暢,此現象尤其反應於螭龍或辟邪之尾部, 顯得缺乏勁力. 寫實的動物轉變為異獸, 光怪陸離, 充滿神秘色彩.


        唐代: 集玉器實用之大成, 刀法精巧, 佈局均勻, 雄渾中帶粗獷, 細密中帶厚重, 傾向寫意風格, 強調重點之刻劃(唐大頭), 紋飾雍容華貴, 豐富多姿, 人物則豐腴曼妙, 頗類國畫中者. 隋唐之龍, 腿嘴極長, 尾部似蛇, 爪子有三. 藏傳佛教傳入, 和中土交流極廣, 改變了佛像之造形(寶冠/纓絡/法器/手印/數臂/數面/頂上安佛), 飛天蓄髮髻, 瓜子臉, 裸足, 著緊身衣, 有飄帶, 手持蓮花, 作飄飛狀. 唐宋(元)之陪葬風氣不興(佛教講火葬), 故墓出者少. 玉器開始轉向民間, 玉碗/玉杯/玉瓶/飛天增多. 隋唐時,璽印已可大至五公分以上, 而唐玄宗之後,璽寶印三字通用.


        宋代: 刀法嚴謹而靈巧, 受國畫和詩詞歌賦之影響, 極重神態, 龍之下顎開始上翹; 盛行花鳥松竹等, 鏤雕精細, 十分優美, 作工秀麗, 堪稱時代之一絕, 但造形線條有時流於軟弱, 尤以螭龍為最, 常顯喪氣而欠靈動. 開創留皮巧雕, 仿古之風極盛, 荷葉開始捲邊, 葉皆有脈. 祝賀"寓意"之作品出現如: 蓮孩/年年如意.... 重視小件而非大件之玉器一般說來, 唐宋的玉器都很傳神, 氣韻活潑生動.


        遼金元: 作工簡單粗獷, 造形多鏤雕而配以粗陰線, 盛行春水秋山行獵(海東青啄雁)等題材, 南方工藝勘稱細緻典雅. 遼代開始有魚化龍, 飛天留一束長髮; 金代最喜龜游珮, 荷葉皆捲邊, 出現水渦紋; 元代之飛鳥喜展翅, 龍有飄忽之毛髮和露筋露骨之腿部.


        明代: 北方作工多簡括潦草, 不拘小節(粗大明), 南方治玉則工整細巧, 尤以花下壓花減地數層之剃地浮雕最具代表性, 動物之眼甚凸而其造形常嫌魯頓而笨醜立體猴(受西遊記影響)和吉祥寓意的作品漸多; 龍開始有五爪和龍鬚. 跎痕/毛刺/紋線斷續等碾玉痕跡尚存. 至明末陸子岡李文甫等, 刀工方有創意.


        清代: 常體大厚重, 造形工整對稱, 刀工精細纖巧, 然拘謹而無豪邁之氣勢, 吉祥寓意之作品不少: 臥權()/馬上封侯()/()昇三級..., 龍則變為頭毛橫生, 鰓如鋸齒, 尾如秋葉. 對漢玉蓄意抄襲, 足以亂真. 清中葉後有高速旋轉之電動工具, 毛刺等碾玉痕逐漸消失, 清末多見實地陽紋. 乾隆時輸入痕都斯坦之器(特徵為鑲嵌有色寶石於器表), 其後琢工便日趨下坡矣.


        若單論保值, 玉器當以質地為首, 色形其次, 琢工再次, 至於朝代則更次矣(因無人可以百分之百的確認). 唐之後, 文人已少操刀, 玉器開始商品化, 是以相同造形者甚多, 於今仍可見, 然欲見類似(或成對)之漢代器物(或更古者)則難矣.


        斷代當從質變/沁色/刀痕/次生變化分析, 然後以形制和紋飾作比對, 方稱全面而客觀, 即便如此, 在沒有科學儀器的佐證下, 任何經驗法則均可能謬以千里, 未可盡信也. 以上略飾以個人心得, 諒不致矛盾於蔡李之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記一: 以古玉器而論,因早期管制不嚴,民智亦未開,成本極低,故當售價比成本(換算成現在的料錢加上工錢)要低很多時,通常真品的可能性就大了,此尤以和闐玉為然,但面對(商代以上的)高古玉器時仍得謹慎莫貪,否則玉種不佳,年代又極難認定,日後想要轉手求售就困難了(商代以後之玉器最好選購和闐玉種所製者).


        附記二: 在許多古玉器的鑑別指標中,我以為目前僅剩神韻,質變(飯滲轉玉花)和次生礦物可以完全信賴,砣痕/毛刺/跑刀痕也可以參考,但切勿將新玉中的石質部份當做了白化(早期稱為鈣化)現象(老件之刻痕和周圍的玉肉在顏色上應一致,更應有溝槽風化的情形,否則很可能即為老/新玉新雕).而沁色和玉本色(或玉皮)也當明辨之(沁色通常外濃內淡,且易有如水彩渲染的過渡地帶,玉本色則內外相同,少有過渡地帶),凡玉質光潔太新卻有〝白化〞和〝沁色〞者多非真品老件.而先鑽一小孔再鑽一大孔的兩段式鑽孔(仿真品之象鼻鑽)亦必為現代仿件;不論對鑽或象鼻鑽,均可以牙籤伸入鑽孔中,往孔壁上下摩蹭,仿件必然平滑光順,沒有起伏阻滯的感覺.


        附記三: 茍能覓得到代珍品固佳,但我輩若非商家,則藏玉購玉實應將重點放在身體健康上,既藉由賞玉品玉來怡情養性,以達思古幽情之樂,亦可透過盤玉玩玉來活動手指,促進血脈暢通.因此,不需將太多精力(或得失心)放在新舊真偽的辨別上,只要心生喜歡,價錢不高,均可收藏,但十件足矣(各朝代選藏一件珍品即可),切莫貪多,貪多不但浪費金錢,憑添煩擾,同時失去了愛玉的本意.(試問寶物天天鎖在保險箱中有何意義?沒有門路是很難達到所謂的"古董增值或保值"的效果的!)


        附記四: 選購玉器時,不要犯了"大不大,小不小的毛病",亦即要從實用觀點去看,不要買些把玩嫌大,擺飾嫌小,佩帶又不舒服的玉器. 


        附記五: 唐代(含)以後, 玉器開始民間化, 商業化, 因此必需考慮成本, 於是琢工便不再精巧如皇室用品, 乾隆時多有恢復, 之後便又江河日下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