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時大家都學英文,但遇到外國人時都講不好,或不敢講,此情況愈南部愈糟.


        國人學了十幾年的英文,通常只有閱讀能力還不錯,其它平均說來差差差,原因出在那裡?私以為只有一個,就是沒有""的機會,當語言不能用說來表達時,任憑你讀的能力極佳,日久也必興趣缺缺.


        比方說你曾關心怎樣用道地的英文講出:(1)別隨地吐痰(2)借我張衛生紙上廁所(3)把你的鼻涕擦乾淨(4)我頭皮好癢喔(5)請給我一球香草冰淇淋(6)你的電話(鈴...),....不是嗎?語言之妙在於寫作和交談,而閱讀能力是最末節者,本末倒置之餘是很難學好英文的.回想國中時代的教材~"這是一隻筆,那是一本書"要何時何地才能用上呢?愚蠢的教材配上濫透了的學習環境,你能指望啥呢?難道要學生都上補習班?或是學學某英文大師到處幫外國人免費洗車剪草,就為了找機會講英文?


        怎麼辦?簡單,只要國家願意撥些預算,不管是請英美人士,或是本國的()外文系畢業生,只要他()們通過一定的聽說讀寫的測試後(等同於高普考資格),便將之安插於各級學校之販賣部(學生常去之處就行),凡學生要買東西或洽詢事務,則必需透過這些真假"英語"人士,如此一來,學生必然得日日強迫自己說英文,久而久之,便可培養出日常應該具備的對話能力.能說之後,自然會想更進一步學好英文,而那些失業的外文系畢業生也可學有所用,家庭和國家也才不會浪費多年培植人才的經費,如此一舉三得,總比到處做秀,亂挖馬路,或蓋蚊子館好吧?


        目前我們只會不斷訴說英文的重要性,卻不會用心找出和排除學習的障礙,當語言沒有說的動機時就等同於沒有了靈魂,既知此點,那為何不花點小錢營造些"說"的情境呢?現今學校中的英文老師,不是說的能力不行,就是發音不佳,要不就是忙於上課或做研究,極少有時間和學生們以英文對話,因此,另闢蹊徑,以自然的方式來說英文,或許是全面提升外語能力的唯一方法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